快速注册 登录
华人街网 返回首页

Sincere_TPOR的个人空间 https://xila.huarenjie.com/?77757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任见:西欧启蒙运动详说【原创】

已有 170 次阅读2018-8-31 09:35 | 任见, 原创, 西欧启蒙运动, 详说

任见:西欧启蒙运动详说【原创】

任见:西欧启蒙运动详说

01

路易十五时期的法国,商业贸易催生了一个比较庞大的市民阶层,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富有,富商巨贾,钱财万贯,仍然是一介平民,身份卑微,没有政治地位,不准参与城市事务表决,更不得置喙时政,妄议国策。

法兰西已经进入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时代,社会上,资本主义蓬勃生长,统治舞台上,封建专制主义顽强盘踞,矛盾自然要产生,并且要深化,要逐步加剧。

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兴起了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思潮,对整个社会具有启蒙和开智的作用,史上把此一时期由思想家引领的思想解放称作“启蒙运动” 。

启蒙运动的根据地是法国,是文艺复兴后欧洲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伟大的运动。

02

启蒙运动的要素是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反对蒙昧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迷信,打破旧的传统观念,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送来光明与希望。

在法兰西思想界,进步的“先知”们对封建意识形态发起全面批判,试图将人们从传统偏见、神学教条、天主教会和专制政权的压制下解放出来。

启蒙学者认为,正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人们也能够凭理性的力量发现有关自然、人类和社会的法则,谋取世俗的幸福。

启蒙学者以理性、宗教容忍和进步的观念向保守现状的旧观念进行冲击,反对一切禁锢思想和压制自由的教条和制度。

其中最进步的思想家们,主张宗教上的无神论、哲学上的唯物主义、政治上的民主政体、经济上的自由放任。

03

启蒙思想涉及宗教、哲学、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美学等各个领域,出现各种学说体系和许多著名代表人物,他们也并不局限于法国。

英国有阿迪生、斯蒂尔、斯威夫特、彼普,德国有门德尔松、莱辛、赫尔德,意大利有别卡里沃、维科,美国有潘恩、杰弗逊、富兰克林,俄国有别林斯基、赫尔岑等。

但是,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法国的思想家队伍非常庞大,主力是学者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百科全书》主编狄德罗及其被称作“百科全书派”的编辑们等。

法国启蒙运动影响巨大,当时人们已开始使用“启蒙时代”的概念,以示同“昏暗的过去”相对立。

在法语、英语和德语中,启蒙运动的概念表达均含有“以光明驱逐黑暗”的意思。

04

启蒙运动作为成熟的反封建、反教会的进步思潮登上历史舞台,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新生” ,使法国领先于全世界创建了高度的精神文明。

广义上的启蒙运动不限于欧洲和北美,而是世界性的普遍的历史现象。

法国启蒙运动声势浩大,锋芒所向十分明确,即反对王权、神权和特权,改变旧制度,建立新体制,各个启蒙思想家之间虽然存在着分歧和争论,但只要涉及到封建专制统治与反动的教权势力,他们必定采取共同行动。

每个启蒙学者都根据各自研究的领域,积极宣传“理性”与科学,主攻目标始终是专制王朝与天主教会。

法国启蒙思想家向往“理性的王国”, 高唱“理性”的赞歌,提倡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判断一切的尺度,把封建专制制度比作漫漫长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逐现实的黑暗,消灭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

他们强调,只有科学才能使人正确认识自然,破除宗教迷信,从而增进人类的福利,实现美好的自由、平等、民主的新社会。

05

法国启蒙思想家都以基本相同的哲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就是怀疑论、自然神论和无神论。

在启蒙思想家中,虽然多为自然科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而哲学家只占少数,但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却在启蒙运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没有哲学著作的启蒙学者,也奉行着大体一致的哲学信仰。

怀疑论是启蒙运动准备阶段的思想先导,自然神论是启蒙运动发展阶段的思想标记,无神论则把启蒙运动推向更高的成熟阶段。

正是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启蒙运动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明确的行动纲领。

启蒙思想家都是正视现实、认真思考、联系群众、不畏强暴的社会精英,他们深入社会,细心观察,对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深入剖析,展开无情抨击,绘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并为之进行不懈不息的斗争。

06

启蒙思想家以人民自居,以启迪民智为己任,为使民众改变旧观念接受新思想,他们出版专门的学术、理论著作外,还出版普及性的通俗读物,运用小说、戏剧、诗歌等文艺作品让更多的下层群众了解新观念。

因此,在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有不少堪称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多面手。

启蒙运动为封建专制所不容,因而启蒙运动的导师和领袖常常冒着坐牢、流放和上断头台的危险,为追求正义、向往光明而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

启蒙,是革命。启蒙思想家,是革命人物。

启蒙思想家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所谓权威,大力揭批宗教社会的欺骗行径,讥讽那些丑恶的不劳而获的世袭“大脚生活”的人。

非常奇葩,从十四世纪起,法国上层社会盛行大鞋,越富足,越贵族,鞋子越大,有的垫进软草后长达半米。

07

启蒙思想家对法国当时存在的旧的生产关系,以及宗教派别观、自然观、价值观、道德观、社会现状、社会制度等,做出了无情的解剖和批判。

他们受前辈英国思想家、哲学家、学者弗兰西斯·培根的影响。培根一生写过很多书,主要有《学术的进步》《新工具》《科学价值的增长》等。

启蒙运动思想家首推伏尔泰。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旗手被后人尊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王”。

伏尔泰出生于巴黎一个法院公证人家庭,生活条件优越。此人天资聪慧,自小热爱文学,三岁能背诵文学名著,十岁上中学,十二岁有诗歌为人传颂。

中学毕业后,伏尔泰迫于父命,进入一所大学的法律专科学习,但他立志成为一个文学家。后来他真的成了一位多产的作家、剧作家、史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宣传家。

伏尔泰是其笔名,他的原名叫弗朗梭阿·马利·阿鲁埃。

08

伏尔泰自小目睹了法国专制制度的残酷和腐败,即在幼小心灵中埋下了反封建的种子。成年后步入文坛,他的作品和演说以尖刻和激昂地反封建制度和反教会思想而著称。

伏尔泰的作品辛辣地讽刺王室和贵族的糜烂腐朽,人们评说他的思想之犀利和语言之炽热“犹如闪电和天火” 。

公元1717年,伏尔泰因写讽刺诗影射宫廷的淫乱生活,被投入巴士底狱关押了将近一年。

在狱中,他首次以“伏尔泰”为笔名创作了悲剧《俄狄浦斯王》 。出狱后,《俄狄浦斯王》的公演使伏尔泰一举成名。

伏尔泰还以史诗《同盟》赢得了“法兰西最优秀诗人”的桂冠。

09

公元1726年,伏尔泰因遭诬告再次入狱,获释后被逐出法国,从此开始了他大半生流离失所的流亡里程。

伏尔泰前往英国考察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深入研究洛克的哲学著作和牛顿的科学成果,形成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和自然神论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

三年后,他回到巴黎,积极开展启蒙宣传,先后创作了歌颂民主共和制度的历史剧《布鲁特》和反对宗教狂热的悲剧《查伊尔》 。

公元1734年,伏尔泰的第一部哲学名著《哲学通信》出版,首次系统地向法国人民介绍了英国的政治、哲学、文学、科学和宗教状况。

《哲学通信》甫一出版,就成了“投向旧制度的一颗炸弹”, 立即被当局查禁并当众焚毁。伏尔泰也被迫离开巴黎。

此后,伏尔泰进行了多方面的创作活动,在哲学、科学和文学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名的如史学著作《路易十四时代》 ,系统地论述了关于实行开明君主制度的政治主张。

10

伏尔泰创作了许多著作,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宗教迷信,宣扬自由和平等的原则,主张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伏尔泰反对天主教会,谴责或抨击那些教士的贪婪和愚民学说。称教士是“恶棍”,教皇是“禽兽”,人民要“粉碎这个邪恶势力”。

他的思想的核心是自由与平等,这对当时的封建等级制是一种反抗。他主张建立一个在“哲学家”开导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开明君主制度,在这个制度中,言论自由,人身权力不可侵犯。

伏尔泰的著作文笔犀利,妙语连珠,人们争相传诵,各国统治者千方百计加以查禁也无济于事。他的启蒙思想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11

公元1755年,伏尔泰定居法国和瑞士边境的佛尔纳。此后,他继续写作,发表了哲学小说《老实人》 、《天真汉》等不朽名著。法国人从各地到佛尔纳“朝圣”,人们纷纷捐款,找最优秀的雕塑家为伏尔泰塑了一尊大理石半身像。

随着启蒙运动的步步深入,伏尔泰的声望节节升高。

公元1778年,早春二月,这位八十四岁的启蒙泰斗重返阔别多年的巴黎,公众对他的欢呼致敬远远超过帝王。巴黎全城轰动,伏尔泰被巴黎人民作为伟人敬仰。巴黎剧院首演他新写的悲剧《伊兰纳》 ,演员们在舞台上抬出了他的大理石半身像,并为他举行了加桂冠仪式。

12

学者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时期的主力思想家,也是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

孟德斯鸠本名夏尔·德·塞孔达,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为他赢得了波尔多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等非凡的荣誉。

孟德斯鸠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布雷德城堡的一个贵族世家,自幼受过良好教育,十九岁获法学学士学位,出任律师,继承了家族的波尔多法院院长职务,并获男爵封号。

孟德斯鸠博学多才,对法学、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很深的造诣。公元1721年,孟德斯鸠化名“波尔·马多”发表了名著《波斯人信札》 ,这部书通过两个波斯人漫游法国的故事,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罪恶,用讽刺的笔调,勾画出法国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如荒淫无耻的教士、夸夸其谈的沙龙绅士、傲慢无知的名门权贵、在政治舞台上穿针引线的荡妇等。

13

《波斯人信札》还表达了对路易十四的憎恨,亦即对王室专制的憎恨。这部书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公元1726年,孟德斯鸠辞去了世袭的波尔多法院院长职务,迁居巴黎,专心写作。

为了研究欧洲社会,孟德斯鸠漫游了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国停留两年多,考察英国的政治制度。在英国期间,他认真学习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还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两年后,孟德斯鸠到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德意志、荷兰等国作学术旅行,实地考察欧洲各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情况。

回到法国后,孟德斯鸠于公元1734年出版《罗马盛衰论》 ,利用古罗马的历史资料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指出古罗马的兴起和衰亡是由它的政治制度的优劣和居民风俗的善恶所决定的。

14

公元1748年,孟德斯鸠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大的著作《论法的精神》出版。这是一部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受到方社会极大的欢迎,两年中印行了二十二版。

孟德斯鸠反对神学,尊崇科学,特别强调法的功能,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对资产阶级国家和法律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孟德斯鸠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法又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两类,自然法是人类社会建立以前就存在的规律,那时候人类处于平等状态;人为法又有政治法和民法等。

孟德斯鸠提倡自由和平等,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

孟德斯鸠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15

孟德斯鸠还有个奇妙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认为气候对一个民族的性格、感情、道德、风俗等会产生影响,认为国家疆域的大小同国家政治制度也有联系。

孟德斯鸠虽为贵族,却是法国首位突破“君权神授”观点,公开批评封建统治的思想家。认为决定法的精神和法的内容是每个国家至关重要的事情。

孟德斯鸠认为人民应享有宗教和政治自由,保障人民自由的手段是法治,法治的正确方法是“三权分立”,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三者相互制约、权力均衡。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完全否定了当时法国社会的三大基石:教会﹑国会和贵族,对于未来法国乃至全世界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法律模式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6

孟德斯鸠研究了世界上许多国家,譬如对位于遥远东方的中国也有深入的研究。他将中国划入“专制国家”的行列,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视角逐渐成为西方人看待中国的基本前提。

孟德斯鸠说他没有看到当时的中国有什么制度。宫中的太监使君主的心思和精神日益颓废,甚至常常使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地位。

帝国越大,后宫也越大,因而君主越沉醉于欢乐。

中国的君主隐藏在深宫中,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情况,就是有人知道也不敢说出来。皇帝陛下以无所不知的形象管理国家,好在专制国家的人民只需要君主的名义就可以治理了,人们把坏的事情归咎于命运。

17

专制国家有法不依,法同虚设。贸易得不到公平和保障,每个人的财富与贫困都不稳定。人民没有固定财产权,依赖自身或暴力多于依赖财产,贪污成为一种普遍行为受到众人的羡慕。

由于贪污是一种普通的犯罪,所以惩罚和没收财产非常有震慑性,也可以安慰人民,“瞧!我们是多么公正” 。

在这扬的国家,没有一个家庭是君主们愿意保护的,虽然君主们都号称自己爱民如子。

在那里,盛行的是下级不能不给上级送礼,而上级对下级没有任何义务,于是上下级合伙对人民没有义务。

如果下级想升官的话更得送礼。在这种政体下,没有人认为自己对社会负有责任,人人都认为每个上级对下级都没有义务,只有人民对各个上级有义务。

在财富分配很不平均的专制政体下,奢侈是很必要的,有钱人不挥霍的话,穷人便要饿死。

18

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教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这特别表现在他们从事贸易的时候。虽然贸易会很自然地激起人们的诚信感情,但他却从未激起中国人的诚信。

中国商人有三种秤,一种是买进用的重秤,一种是卖出用的轻秤,一种是准确的秤——是和那些对他们有戒备的人们交易时用的。

在中国,一切用暴行获得的东西都是禁止的,一切用狡诈取得的东西都是许可的。因此,在中国,欺骗是准许的。

生活的不稳定使中国人有一种不可想象的活力和异乎寻常的贪欲,没有一个经营贸易的国家敢于信任他们。

19

在这个专制国家,每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的帝国。教育是从家庭出发的,主要是教人怎么样相处,“为人只讲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三分不痛不痒的真话与七分结结实实的假话结合得天衣无缝。

因此,这种国家的教育从某些方面来说仅仅是为了培养好的奴隶。

风俗和礼仪决不应该加以改变,这是一条重要的中国准则。没有法律,只有风俗和礼仪。如果推翻风俗和礼仪,就是推翻一切。

中国的统治者们和统治者的鼓噪者,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混在一起合称“道德” ,集中在人的身上就是“品德”……

孟德斯鸠清醒而又犀利,他的《论法的精神》写作耗时三十年,提出的三权分立制即立法权、行政执法权、司法权分立主张,目的是限制统治权力,与伏尔泰的观点比较吻合。

20

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最激进的要数民主思想代言人让·雅克·卢梭。

卢梭出身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青年时期贫苦流浪。他认为,人类在自然状态即原始时代本来是平等的,不平等的根源在于出现了私有财产。他主张平等,并不主张回到原始社会,而是要求均衡贫富,保护小生产者的利益。

卢梭的学说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情绪,具有革命的动因,也能够煽起工农大众和开明进步的大资产阶级的情绪。

卢梭写了《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绮丝》等著作。

卢梭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公意” ,即是集道德和政治于一体的公共利益意志。“公意”的公共利益性是建立社会的基础。

21

卢梭认为,如果个体意志之间的碰撞使建立社会成为必要,那么,个体意志之间的一致则使建立社会成为现实可能。

“公意”是法律意义上的个人主权的集合。个人主权永远不能转让,只能由自己代表自己。权力可以转移,但是意志不可以转移。

“公意”社会是平等权力社会,平等权力丧失的社会不是公意社会,而是不合理的社会。

社会契约并部否定个人意志,只是做出有利的交换。这种交换在于获得一种稳固的生存,从而代替了生活在以前政治状态中的不确定。

公意的存在是“公共的善”,是不断文明化的美德。

卢梭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他在社会观上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实现自由平等。

卢梭认为人与人的契约构成社会,人与社会的契约构成国家。人生而自由,个人自由大于集体自由。契约是社会对成员的地位的协议。

22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尝试把政府的出现解释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一种契约。

为什么人们愿意放弃个人自由并被他人所统治?原因在于他们看到个人的权利、快乐和财产在一个有正规政府的社会比在一个无政府的、人人只顾自己的社会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不过,卢梭又指出原始的契约有着明显的缺陷。社会中最富有和最有权力的人“欺骗”大众,使不平等成为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特点。因此在《社会契约论》中,他第一句就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23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契约应该被重新思考。政府不应该是少数人的财富和权利的保护者,而应该着眼于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平等。

不管任何形式的政府,如果它没有对每一个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负责,那么,它就在破坏作为政治职权根本的社会契约。

卢梭从分析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发展中,得出用暴力手段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权的激进的革命结论,主张建立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

卢梭高倡“人民主权”这一富有彻底反封建的革命精神的民主思想,要求实行体现人民主权、体现公意的法律,强调用法治代替君主专制政治。

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的局限性,是忽略了从“恶”的方面考虑问题,没有提出权力之间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思想。

24

法国启蒙运动的主力之一德尼·狄德罗是《百科全书》的主编。

《百科全书》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工艺详解辞典》 ,共三十五卷,公元1751年开始出版。每年至少一卷,出版了三十年,为法兰西民族建造了一座精神文明的纪念碑。

为《百科全书》撰稿的有科学家、作家、工程师、医生、航海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等著名人士约一百五十人。

主编狄德罗生于法兰西朗格勒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个技艺高超的制刀匠。他公元1729年进入巴黎大学学习,三年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在巴黎大学期间,狄德罗半工半读,靠给牧师写讲道词赚钱维生。毕业后无固定职业,在巴黎从事著述。除主编《百科全书》外,狄德罗有《哲学思想录》 、《对自然的解释》 、《怀疑者漫步》 、《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 、《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的研究》 、《论戏剧艺术》等思想类著作,并有小说《修女》、《拉摩的侄儿》等文艺作品。

25

狄德罗一生提倡科学,曾被教会关押三个月,但他毫不畏惧。

狄德罗坚持国家契约论观点,君主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他指出,能够实现人民自由的,是秉持平等理念的政体。而任何政体都是发展变化的,其生命同动物的生命一样,必然趋于死亡。封建专制政体尤其应该快速死亡,由适合人性的政体取而代之。

“百科全书派”人士以自由、平等为目标,以“理性”为旗帜,以无神论和人性论为武器,对封建制度、伦理道德及作为其精神支柱的宗教神学,进行严厉的批判和彻底的否定。

他们反对上帝造人说,指出上帝创造世界是一种妄想。任何超自然的存在,都是虚幻的产物,宗教是神圣的瘟疫,是压制人们智慧的工具。

暴君则利用教会欺骗民众,他们狼狈为奸,勾结起来窒息天才、理性和自由,奴役和压榨百姓,因此,必须无情地摧毁宗教迷信和打击暴君。

26

百科全书派是否定旧制度的宣传者,是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法国启蒙运动中还有一些中产阶级利益的人物代表,如魁奈、康德等。

弗朗索瓦·魁奈,是个农业派人物。他认为一国财富的主要基础是土地和农业,要繁荣就得改革农业。反对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要“听其自然,听其自为”。他的经济学反映了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的自由愿望。

法国从路易十四时期开始,奉行重商主义政策,牺牲农业,扶植工商,导致财政困难,人民生活痛苦。人们一般无视其他因素,把问题归罪于重商轻农的政策。

27

魁奈的思想也和当时大多数人的想法一样,认为法国财富生产的显著减少,是由于重要产业部门农业的衰退,因此,要使占国民大多数的农民富裕起来并增进国民的财富,最重要的是把法国的农业重新振兴起来。

魁奈撰写了《租地农场主论》和《谷物论》等论文,继而创作了经济型著作《经济表》 ,对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做出了颇有价值的探索。

魁奈还写了《自然权利》和《中国的专制制度》两篇重要的论文。

启蒙运动思想家、日耳曼人伊曼努尔·康德,生于奇特的小城哥尼斯堡,公元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任讲师十五年,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成为著作家。

康德的主要著作为“三大批判”——《理性批判》 、《实践批判》和《判断批判》 ,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

康德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统治者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28

让·梅叶是一位代表农民利益的思想家。他先做宗教工作者,却从内心深处不相信宗教,后来成为乡村教师,方得其所。

梅叶反对领主和教会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因而遭到迫害。他撰著书籍宣传无神论,向上帝、国王和富人宣战,号召农民起来向暴君和王权作斗争,但他的书,他死后三十年才得以问世。

“启蒙”这个词汇,在法语中本意为“光明”,意思是千百年来,万民听信悖理,无力挣脱灾苦,在黑暗之中挣扎,寻觅不到解民于倒悬的良策,启蒙思想家的理性之说,犹如暗谷明灯,使人豁然省悟。

“自然“、“人权”、“法治”、“社会契约”等等全新概念,所据全系“人”的理性,与“上帝”没有半丝干系。

29

启蒙学者,与相传千百年且又灌注于万人心底的旧说教对战并欲将其摧垮,确然并非易事。若不能折服世人,稳占一个“理”字,便是“妄议”之言,皇家必欲毁弃之,民众也觉得可笑。假若太过深奥,晦涩难懂,也无法播于世间,为社会所用。

“启蒙”能够成为“运动”,振聋发聩,惊世骇俗,除却它道高理明,义正词严,还在于思想家们巧心慧思、才深意广,搦管著书,妙语连珠,使珍贵的理性学说突破学术圈子,扩散到里坊之间。

因此说,法国启蒙运动的主力学者们确实是德惠当代,泽被后世。

启蒙思想的传播,培育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革命家,诸如拉法耶特、米拉波、布里索、罗兰夫人、罗伯斯庇尔、丹东等等。各派革命领袖无一不是在启蒙思想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

30

启蒙运动一经兴起,就越出国界,跨过时代,成为各国先进人士的思想理论武器。

在意大利,许多启蒙思想的宣传者,都自称法国启蒙学者的信徒和学生。

启蒙思想推动并影响了德国、俄国等封建大国中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这些国家反封建的文学革命和哲学革命。

法国启蒙运动提出的新思想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更是十分明显,北美《独立宣言》中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思想,就是法国启蒙思想的法律化。

作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他们所创立的全部学说,包括哲学的、历史的、文学的、政治的各个领域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是资产阶级精神文明的顶峰,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丰碑。

原载凤凰网2017.07.25搜狐网201707.25
阅读 (18.9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快速注册

CopyRights © 2007-2016 华通信息Sinocom SARL 版权所有 | 法律顾问: 林亚松 | 会计顾问: 捷顺会计事务所 | 意大利法律顾问: 郑帆律师事务所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2, 2024-5-2 05:20 , Processed in 0.032051 second(s), Total 9, Slave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